×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教育 > 正文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时间:2023-09-04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Enterovirus)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病原体是柯萨奇病毒A(Coxsackievirus-ACV-A)和肠道病毒71型,流行季节四季均可发病,多发于夏季、早秋,平均潜伏期3-5日。

01 易感人群

1-6岁学龄前儿童

02 传染源

传染病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03 传播方式

接触传播为主,通过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或被其污染的手及物品而引发感染,也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04 感染后症状

发热:高热,偶可高达40℃,发热可能伴有抽搐。退热时间为2-4天。

大孩子诉咽部疼痛,吞咽困难和腹痛。婴幼儿常见厌食、呕吐和易激惹,可单独或合并出现。

局部体征:咽峡部充血,咽腭弓、软腭、悬雍垂及扁桃体上有灰白色疱疹或溃疡。病损部位少于10处,病损起初为丘疹,在24小时内形成水疱,24小时后水疱破裂,形成灰白色溃疡,边缘明显发红。病损消退时间3-10天。

05 感染后如何处理?

1、注意隔离

1)减少不必要的外出,避免交叉感染,居家隔离2周。

2)保持室内清洁及空气新鲜,室内温度及湿度适宜。

2、发热的处理

1)一般每4个小时测一次体温,体温超过38.5℃,每30分钟测一次体温,并要注意有无寒战、惊厥、烦躁不安或者抽搐等情况,进行退热处理后30分钟应重新测体温。

2)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汗湿的衣物。

3)鼓励孩子多饮水,脱水纠正前不使用退热药。

3、口腔护理

1)宜清淡、可口、易消化饮食,不宜进食过烫、辛辣、酸、粗硬等刺激性食物。

2)进食流食或半流食,少量多餐,温凉食物。

3)饭后淡盐水或生理盐水漱口,婴幼儿可以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保持口腔清洁。

06 如何有效预防?

1.患儿口腔分泌物或粪便污染了的物品表面需要进行清洁和消毒,可能传播病毒的污染物也应该清洁和消毒,如孩子玩耍的玩具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2.肠道病毒对 75% 酒精不敏感,建议选择中效或高效消毒剂,比如含氯(溴)消毒剂等进行消毒,可以将需清洁的物品擦拭或浸泡15~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

3.注意清洁、卫生,勤换洗衣物,勤洗手,同住的家庭成员回家后应先洗手、洗脸、更衣后再接触孩子。

4.避免与患病的孩子接触,避免带孩子去人群比较集中的公共场所。

5.接种疫苗,适用于6月龄~5岁儿童,建议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越早接种越好。

来源:儿科护理
整理科室:儿童保健部
整理人:赵荣娜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