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是小儿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也是医疗机构儿童就诊最常见的原因。可以说发热是每个孩子都要遇到的问题。遇到发热,家长们一定很担忧和焦虑。下面就聊一聊关于发热的小常识,希望能帮助到各位家长们。
1发热的定义?
发热即指体温异常升高,且超过一天中正常体温波动范围的上限。0-5岁儿童发热的定义为腋温≥37.5℃,肛温≥38.0℃。因腋下、舌下温度影响因素较多,而肛温能真实反映体内温度,当肛温、腋温、舌下温度测量相差较大时应以肛温为准。
2发热的分类?
以腋下温度为标准根据体温高低,将发热分为:
37.5-38℃为低热;
38.1-38.9℃为中度发热;
39.0-40.9℃为高热;
≥41℃为超高热。
3为什么要退热?
一方面减轻孩子发热引起的不舒服。
另一方面,退热是为了减轻家长对孩子发热的恐惧情况。
4孩子发热,必须马上吃退烧药吗?
不一定!
一般当体温(腋温)>38.5℃时常伴有不适症状,WHO建议当儿童腋温>38℃应采用安全有效的解热药治疗,相关指南建议退热剂主要用于缓解发热时的不适症状。
5发热如何处理?
①物理降温:包括降低环境温度、温水浴、冷盐水灌肠、冰枕、冰帽和冰毯等。新生儿及小婴儿退热主要采取物理降温,如解开衣被、置22-24℃室内或温水浴降温为主。过去常用30%的温酒精擦浴,因酒精可以破坏皮肤毛囊结构,影响皮肤散热功能,且酒精可经皮肤吸收,损伤肝功能,目前儿科专家不建议用酒精擦浴降温。
②药物降温:物理降温无效时,可用药物降温,儿童解热药应选用疗效明确、可靠安全、副作用少的药物,常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对发热患儿退热药物是对症治疗,主要缓解患者的不适。当患者无不适,一般情况良好,无高热惊厥史时,不必马上用退热药,可密切观察。月龄<2个月者不宜用退热剂降温。
6孩子发热,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儿童的大多数高热病是自限性病毒感染,对于持续发烧和不适持续超过两到三天的儿童,可能需要重新评估继发细菌感染的情况。
急性发热儿童在下面情况下需要及时就医:
小年龄儿童、发热持续时间长、呼吸急促、频繁呕吐、精神不好、排尿异常等情况。
来源:长沙市妇幼保健院
整理科室:儿科
整理人:宗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