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教育 > 正文

流感又双叒叕来了,再来了解一下

时间:2023-03-15

近日,我国多地流行性感冒高发,那什么是流行性感冒呢?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而近日我国以甲型流感为主。流行性感冒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C,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 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流感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24天。儿童的发热程度通常高于成人,患乙型流感时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也较成人多见。新生儿可仅表现为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他并发症有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伤、肌炎和横纹肌溶解、休克等。儿童流感并发喉炎、中耳炎、支气管炎较成人多见。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5天后发热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较长时间。流感起病急,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虽然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患者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发展成重症病例,少数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严重并发症而死亡。重症流感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年幼儿童、肥胖者、孕产妇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高危人群,也可发生在一般人群。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7天,儿童、免疫功能受损及危重患者病毒排毒时间可超过1周。

传播途径

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相应亚型的流感病毒感染。

预防

1、疫苗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推荐60岁及以上老年人、6月龄至5岁儿童、孕妇、6月龄以下儿童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2、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建议对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密切接触者(且未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力)进行暴露后药物预防,建议不要迟于暴露后48小时用药。

3、一般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手段,主要措施包括: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注意天气变化,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物,避免着凉;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当注意休息及自我隔离,前往公共场所或就医过程中需戴口罩;保持充足睡眠,健康饮食,坚持适量运动,增强抵抗力。

治疗

流感有专门的抗病毒治疗药物,比如奥司他韦等。所以,如果宝宝们出现发热等流感样症状时,需要及时就诊,一旦明确流感病毒感染,应尽早隔离并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降低重症风险及病死率。另外,则是对症治疗,高热者合理应用退热药,咳嗽咳痰明显者予祛痰止咳药物。

 

流感可防、可控、可治,我们要正确应对,不必恐慌!

咸阳市妇幼保健院

来源:儿保部

攥稿:康永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