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教育 > 正文

科普丨儿童发热常见误区

时间:2023-08-23

健康教育

前言

提起儿童发热,相信是很多家长心中的痛点,试问有几个家长没有被孩子发热紧张过呢?事实上发热是儿科非常常见的症状,占儿科急诊的50%以上。家长们普遍对儿童发热患有恐惧症,一旦孩子发热,就手足无措,担心发热烧坏脑子,担心引起抽搐。有的家长一发现孩子体温超过了37℃就给吃退烧药,有的非常着急地送医院要求打针输液,其实这里存在很多误区。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关于儿童发热的那些常见误区,帮助大家科学识别和处理儿童发热。

什么是发热?

儿童正常体温(腋温)波动在36-37.3℃,临床工作中通常采用腋温≥37.5℃或肛温≥38℃定义为发热。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发热是一种保护机制,是身体对抗感染的一种积极行为。那为什么家长们还会谈热色变呢?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家长们简单地把发热和疾病严重程度画起了等号。

儿童发热常见误区

01

体温越高疾病越严重吗?

儿童发热的病情严重程度不能单纯以体温高低和发热持续时间的长短来判断,我们可以根据患儿精神状态,皮肤颜色、活动力、呼吸、循环和脱水状况来判断。如果患儿虽然有高热,但精神好,能吃能玩,面色红润,呼吸平稳,手足温暖,一般病情都不会很严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①3个月龄以下,尤其是新生儿,由于免疫功能不完善和感染时临床表现不典型,体温≥38℃时;②3-6月龄,体温≥39℃时,严重细菌感染风险增高,发热时需要及时就医。

02

高热会烧坏脑子吗?

发热应视为疾病的一种表现。发热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患儿可出现烦躁、谵妄、幻觉等,也可出现神经系统受抑制的表现,如神志淡漠、嗜睡等。由于儿童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婴幼儿期(0-3岁)发热较其他时期容易出现热性惊厥。此外,如果发热伴颈强直、前囟膨隆、意识水平下降、抽搐,甚至惊厥持续状态,往往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发热本身会导致神经系统损伤。

03

发烧了就要吃退烧药吗?

目前证据显示,使用退热药的主要好处是改善患儿的舒适度,从而改善整体临床状况。因此,退热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改善儿童的舒适度,而不是只关注体温是否降至正常。 舒适度的评估可以从患儿的精神、情绪、进食、活动及睡眠等多个维度来进行,应对孩子发烧,孩子怎么舒服怎么来。

体温超过多少度需要使用退热药物呢?2月龄以上儿童体温(腋温)≥38.2℃,伴明显不适时,可采用药物退热。在药物选择上:2月龄以上儿童,推荐对乙酰氨基酚(每次15mg/kg),两次用药的最短间隔时间为6h 6个月以上儿童,推荐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每次10mg/kg),2次用药的最短间隔6~8h2月龄以下儿童发热禁用任何解热镇痛药。

04

为了退热快,而选择退热药物联合或者交替使用不推荐

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热效果和安全性相似,很多家长认为将两者联合或者交替使用,能达到更快的退热效果,其实这样做不能提高患儿的舒适度,却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另外,由于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剂量、间隔时间和用法不同,造成用药的方案复杂,容易造成家长的混淆,导致药物过量甚至中毒。交替应用仅用于其中一种药物不能缓解患儿不舒服时。切记:退热的主要目标是改善患儿的舒适度,能少用药就少用药。

05

5、孩子睡着了也要叫醒喂药吗?

退热药的目的是让孩子更舒服,如果孩子睡着了,基本没有什么不舒服的表现,一般不需要唤醒孩子吃药。如果睡觉中的孩子发热且躁动不安,则表示他可能不舒服,可以唤醒喂药。

06

发热时多穿衣服、要多盖被子捂汗吗?

在体温上升期,若患儿出现畏寒(怕冷)、寒颤等症状,可适当为患儿增添衣物保暖以提高患儿的舒适度。在发热持续期,由于儿童的体温调节能力尚不完善,太多、太厚的衣物或被子不易散热,反而可能导致患儿体内热量储积出现高热。

07

酒精擦浴退热快吗?

酒精降温弊大于利:1)婴儿的皮肤很薄,毛细血管丰富,酒精渗透性很强,可通过皮肤吸收入血,从而引起酒精中毒;2)酒精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会引起孩子额外的不适感。儿童发热可采用温水外敷、温水浴及退热贴等物理降温方式,从而使儿童感到舒适。

08

发热就是感染,就需要吃抗生素吗?

多数儿童急性发热是病毒感染所致,无需使用抗菌药物。明确存在细菌感染的发热儿童,可以使用抗菌药物,而细菌感染的判断需要结合患儿的年龄、发热时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如血常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等综合分析,不要盲目使用抗生素。

09

发热时为什么验血常规?

儿科急性发热性疾病中,感染是最主要病因。感染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病原特异性,但细菌与病毒感染的临床经过、治疗措施差异明显,早期鉴别有利于尽早实施适宜治疗,避免抗菌药物滥用,减少临床误判风险。血常规作为最常用的基本辅助检查手段,可以为鉴别感染病原性质、炎症性疾病和其他病因提供线索。

10

高热时输液好得更快吗?

常规输液治疗本身不能降低体温。况且多数情况下,发热患儿不需要输液治疗,是否进行输液治疗,取决于病情及诊断,与体温高低没有直接关系。高热时输液不一定使疾病好得更快。

急性发热患儿输液治疗的指征主要包括:

(1)存在严重细菌感染或菌血症的高风险,需要静脉输入抗菌药物;

(2)明显脱水,需要静脉补液纠正,或存在脱水表现,无法口服补液;

(3)存在明显电解质紊乱,需要静脉补充或纠正;

(4)存在休克或其他危重情况。

发热儿童如何做好家庭护理

一是,发现儿童发热时,家长应尽快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

二是,恰当的护理可改善患儿的舒适度,如温水外敷儿童额头、温水浴、减少穿着的衣物、退热贴、风扇和降低室内温度等。

三是,口服退热药物后,一般会大量出汗,应及时更换衣服,使孩子舒适。退热药使用后大多在30-60min体温开始下降,如果发现患儿持续嗜睡、精神反应差,或出现热性惊厥,应及时就医。

四是,发热期间,患儿胃口差、出汗、呼吸增快、代谢增快等会导致入量不足,因此应采取多饮水,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原则。家长应记录患儿的体温、饮水量、饮食情况、大小便次数及颜色等,有助于判断患儿的状态;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保证患儿充足的休息以促进身体康复。

  来源:丁香园

  整理科室:儿童保健部
 
整理人:李妮芝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