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教育 > 正文

什么是手足口病?

时间:2023-10-19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皮肤黏膜的皮疹、疱疹、溃疡为典型表现,重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脑脊髓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并可导致死亡。

NO.1 传染源

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

NO.2 传播途径

病毒通过患者的粪便、唾液或口鼻分泌物排出,粪便排出病毒的时间长达3~5周。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

NO.3 易感人群

本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NO.4 什么情况下需要就医?

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之一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

持续高热,体温超过39度,服用退热药物退热效果不佳。

神经系统:表现为精神萎靡、呕吐、无力、惊跳、肢体抖动等。

呼吸系统:表现为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

循环系统:表现为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花纹、血压升高等。

NO.5 感染后该怎么办?

1.维持正常体温,密切监测体温,高热者及时就医。

2.保持室内适宜温湿度,衣被不宜过厚,及时更换汗湿衣被,保持衣被清洁。避免用肥皂、沐浴露清洁皮肤,以免刺激皮肤。剪短指甲以免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者,保持臀部清洁干燥,及时清理大小便。

3.保持口腔清洁,进食前后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漱口。

4.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粥类等。饮食定时定量,少食零食,以减少对口腔黏膜的刺激。

5.感染儿童应单独隔离,手足口病是传染性极高的一种疾病,当宝宝患有手足口病时,家长一定要做到让宝宝居家隔离,不要出去玩,更不要与其他小朋友接触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NO.6 如何预防

家长培养婴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玩具、餐具定期清洗消毒等。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到公共场所。指导婴幼儿加强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来源:儿科护理学及百度

整理科室:儿科

整理人:罗肖肖

回到顶部